原創
在全世界都熱衷于新經濟之時,中國的綠色發展與新經濟有何種聯系值得關注。因為傳統的一二三產業不能包括生態環境產業和變廢為寶產業,這些產業怎樣納入新經濟?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怎樣成為新經濟發展的價值?因為新經濟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質量,保護當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環境,怎樣使傳統經濟推陳出新?由于這些問題不僅是經濟結構更新,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形態創新也是經濟要素推陳出新所必須思考的,置于城市綠色發展的命題下,討論這些問題的必要性則在于城市是大多數人集中在一起生活、生產、生態的區域,是新經濟活動先發區域。從頂層確立城市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可以澄清城市發展的許多偏見和誤解,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一、城市綠色發展堅持以人為本
城市綠色發展必須以新型城鄉可持續發展為基礎。表現為:第一產業比重逐漸下降,第二、第三產業比重逐步上升,生態環境和變廢為寶產業獲得第零和第四位置,同時伴隨著人口從農村向城市流動,城鄉發生結構性變動,城市產業呈現高新科技特征。
以人為本的標志是:1,人的幸福最大化: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2,資源利用最優化: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3,環境影響最小化: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
當前影響城市綠色發展理念正確落實的障礙一是項目炒作二是資本炒作。項目炒作表現為重投資輕效益,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過剩產能?因為決策大興土木發展各類項目時,沒有真正考慮與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什么關系。以建設項目為基礎、以GDP為評價指標、以各部門執法權限為邊界的傳統發展模式還很有市場。談及綠色發展,習總書記從來沒有具體要求哪個部門單獨實現綠色,強調的都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和“生活、生產、生態”三生融合。說起資本炒作,動輒行業幾萬億,項目幾百億,忙于造聲勢、圈地盤、編業績、騙股民。比如,“海綿城市”這個好端端的水循環優化利用理念,在推進中卻提出了一平方公里投資一億至一億五的說法;又比如,“土十條”尚未問世,就有了可以拉動幾萬億治理市場的說法,不反對算投資賬,但最嚴重的缺失是,沒有告訴老百姓這些投資能回報老百姓什么,因為綠色發展時代不能只談GDP,不談生活質量改善,不談GDP帶來什么。
我們必須學會從上到下、從下至上的反復認識和實踐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從上到下的思索理解,可以懂得綠色發展的頂層是為子孫后代著想的崇高理想;我們從下到上去勤于實踐,可以享受到綠色發展的成果是在為社會積德,為公眾造福。永遠記住,讓人性的光芒照亮發展。
二、城市綠色發展實現三生融合
城市綠色發展的追求目標是生活、生產、生態三生空間融合,三生效益共贏。
1. 綠色生活抓領跑
國務院辦公廳多次發文,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突出標準引領,創新質量供給,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適應互聯網時代,有信息就無距離,有條件為遠在各處的公眾提供綠色選擇的條件,引導企業自我聲明公開執行的標準,公開產品質量承諾,提高消費品標準信息的透明度,建立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引導消費者更多選擇標準領跑者產品”,“到2020年,基本實現主要消費品生產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全覆蓋,建立健全企業標準自我聲明與質量提升的協同互動機制,形成一批技術水平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消費品企業標準領跑者,帶動產品和服務質量水平整體提升”。以先進標準引領消費品質量提升,倒逼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新需求,改善消費環境,釋放新動能,創新體制機制激發新活力的三新前景。
2. 綠色生產抓循環
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最小化的理念,從搖籃到墳墓更新為從搖籃到搖籃,全面改變了人類活動與資源、能源的關系。中國進入2030碳指標封頂準備期,全社會各行各業對碳排放指標的認識將從相對值向絕對值跨越,實現環境與發展的最高境界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資源實現無限的人類發展。不僅工農業生產活動需要高效利用資源和能源,應特別強調各類環境治理項目更應成為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的典范,以體現環保的宗旨。例如,對治污項目的評價,長期以來缺失能耗、資源再生循環等指標的評價,用高能耗削減污染物,污染物影響介質轉移等資源、能源浪費問題普遍存在。必須實施低碳考核。
綠色循環技術成為發展綠色產業,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的首選。綠色循環技術成為綠色循環經濟的支撐,關鍵是產出高附加值的再生產品,形成盈利點,并且可持續。環保產業要依托綠色循環技術形成綠色生產力支撐綠色發展,將當代的能源革命、綠色革命以及智慧城市、互聯網+、柔性制造、精細化工、創意生活等第三次工業革命熱點技術相融合,全方位的削減地球“生態赤字”。
3. 綠色生態抓環評
現在有一種誤解認為減少審批是弱化環評,其實環評被賦予的責任比任何時期都重,可以說環境管理所有列入法規的權利幾乎都融入環評,以便突出生態環保必須預防為主的總方針。逐漸為全社會熟知的“三線一單”環評制度總體設計,依托的一是生態紅線,是中共中央賦予農業部、水利部、環保部獨有的權限;二是質量底線,是環保法賦予的執法權力;三是資源利用上線,是發改委、國土部、水利部、住建部、農業部重大決策的輔助支持系統,在這三線要求都確保實施的要求下,任何一個新建設項目都不能侵占生態紅線,違反質量底線,跨越資源上線,并且把建設項目空間占位、排污總量、資源利用等量化指標用排污許可證固定下來,形成執法依據。這樣一個以環境質量為核心的預防體系將環保部的環境管理與各部門的開發與資源利用管理相融合,是將世界各國資源、環境、生態管理體系優化組合的產物。更為重要的是,環評制度實施三線一單,還有開發區域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預防體系,通過戰略環評、規劃環評、項目環評逐級完善流域內、區域內禁止開發、限制開發的各類項目清單,使預防體系具體到各控制單元和各類資源開發利用項目。
三、城市綠色發展抓環保優勢
在綠色發展中,環境保護的作用不僅是執法監督,不僅是環境質量,也不僅是循環產業,更重要的是在三生融合和三生共贏中使生態環保成為發展優勢,這是綠色發展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
中國的環保事業已經發展了40余年,過去的40年,從1976年斯德哥爾摩會議到1995年治淮,這第一個20年是以環境管理為特征,向管理要效益,建立起中國環境標準體系,制定了八項管理制度,開拓了環境影響評價、排污收費兩個效能顯著的新領域,奠定了環境背景值、環境容量、環境科學的扎實基礎。第二個20年,從1996年治淮,宣布向污染宣戰,至2015年,以末端大治理,消減污染物排放總量為特征,將環境管理與環境工程相結合,引進了幾乎全部西方先進技術,發展了大氣、水、噪聲、固體廢物等門類齊全的環保產業,顯示出工程技術大發展。如果把第一個20年稱為環保1.0,第二個20年稱為環保2.0的話,我們正迎來第三個20年,也就是環保3.0時代。環保3.0從2016年進入全面建設生態文明,推進低碳經濟的新階段,至2030年碳排放封頂,到2035年實現生活、生產、生態系統大融合,以綠色循環經濟為特征。
必須對環保從2.0向3.0的跨越具備必要的敏感。國務院在2015年頒布水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氣十條”,表明環保2.0的路子還要慣性前行,污染治理的事情還要辦下去,但是一定要對污染治理設施制定嚴格的低碳約束。中央在2015年頒布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把綠色發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按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實現生活、生產、生態系統的融合。因此,以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目標,宣告了開啟環保3.0的新時期。中國環保不開啟廢物資源化、能源化、再生產品化的發展優勢,則環保永無希望。
在環保3.0時期,城市綠色發展將賦予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新的含義,既包括技術標準的差異性,又包括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還包括互聯網大數據實現個性化服務;城市綠色發展還會賦予知識流、人才流、貨幣流以綠色的烙印,包括ISO導則82所規定的全世界所有技術標準都應增加可持續性要求,包括貨幣能成為公眾選擇綠色和為人本理念服務的工具,還包括各類人才集中到大城市一起干有利于子孫后代的事業;城市綠色發展還會賦予產業流和創新流以各個城市自有的特征,包括從傳統產業裂變出的新型生態環保產業和資源能源循環再生產業,包括一系列改變生活、生產、生態系統質量的創新技術和產品。以上八類帶有綠色特征的新經濟流會成為城市綠色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這一活力和動力根源就是生態環保,因為我們正在奮斗的是補足生態環保這一短板,然后世代享受生態紅利。
城市綠色發展要求我們把握住以人為本、三生融合和環保優勢,真正扎扎實實的為當代和后代人做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