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綠色產品評價有了國家標準,綠色產品認證有了統一國家標識,為綠色領跑者問世出臺的基礎工作正緊鑼密鼓的進行。環保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主管部門都曾提出過領跑者的概念,但領跑者怎樣推出,至今未見說法。最容易理解的領跑者是運動比賽的優勝者,如4年一次的奧運會是世界運動員的節日,通過預賽、復賽、次賽、決賽角逐出冠軍亞軍,這是通過現場數據決出某一項目的優勝者,也是這一屆的領跑者。由此可聯想到綠色產品評價的領跑者,可以通過數據評比誕生,而且是劃定時間段的領跑者,以便給后來者居上的機會。
第一,評選指標取得共識。
有了綠色產品評價國家標準,綠色產品有了及格線,可以通過認證提供一批領跑者種子選手,但不一定是領跑者,因為還有企標自我聲明和綠色聲明推出的技術指標佼佼者,優于綠色產品國家標準甚至國際標準,統一認識的關鍵在于評選綠色領跑者的指標取得共識。例如,對于新風凈化機,引入“PM2.5去除率大于90%的正常運行時間”作為既能反映公眾需求,又能反映設備綜合性能的指標是國家產品質量標準和綠色產品評價國家標準所沒有的,能否作為領跑者評價指標?同樣,公眾生活常用的電子坐便器,除了節水和功能性指標外,引入“整機使用壽命”這一指標,綜合反映坐便器的長久服務效能可否接受?又如公眾健康最為關心的內衣洗滌劑,業內一直宣傳添加熒光增白劑無害,若順應國際潮流提出“去污力優于國標且不添加熒光增白劑”的指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引入上述各指標最關鍵的就是業內外取得共識,讓業內的技術進步成為公眾的綠色選擇。
必須注意到,越是技術指標冒尖的產品,就越能打破行業的原有利益格局,新指標一出現總會遇到業內不解或非議,這時就更需要在企業依靠數據澄清疑慮的同時給予關注和保護。所以評價指標取得共識的過程實質上是提高綠色認識,促進綠色進步的過程。
第二,基礎數據公開監督。
無論是認證數據還是聲明數據,都要建立信息服務平臺,跨部門跨行業匯總全部數據,不僅要包括企業標準自我聲明數據,還應包括日常檢測數據,有條件還應開辟公眾在線評價平臺,為綠色領跑者評比數據提供盡可能全面的條件。以往推出優惠政策,常出現各種黑箱操作的事例,都教育我們必須形成數據公開監督。近來,有關政府部門廢止節能減碳領域推薦中介咨詢機構,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向,放棄普惠制,避免企業患上依賴癥等新信息,都表明各級政府都在正確導向,而不包辦代替上下功夫,正在摒棄用認證產品制定綠色優惠政策的一刀切做法。
有關部門曾經把十環認證作為政府采購入門的門檻,由于缺乏數據平臺選優,獲證企業越來越多,一個家具行業就累積了近3000家,失去了綠色創新引領作用。又如,企標自我聲明公眾信息服務平臺超過10萬條企業標準信息,真正有公開監督功能的代表性指標不超過1%,急需要給予指導,讓企標自我聲明和綠色聲明形成公眾能監督的平臺。
過去的做法不足以表明公正、公平之處的弱點是,依靠某一認證單位推薦獲證單位作為領跑者,缺少數據公開,難有代表性;依靠協會收會員會費,再由協會推薦會員領跑者,又有領跑者能否代表行業綠色方向的業內爭論。可以接受的唯一改進措施就是由國務院分工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建立綠色數據公眾服務平臺,規定全國綠色認證、綠色檢測和綠色評價單位均需無條件的將數據定期上傳公眾服務平臺,作為評定綠色領跑者的依據,各部門各行業均可在共同的數據基礎上進行綠色評價。
做好以上兩件事,是對國家認監委關于“完善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結果采信和財稅金融支持政策等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在領跑者和綠色產品認證之間加設綠色數據公眾服務平臺,讓環保部、工信部、發改委不是直接面對獲證企業,而是面對來自認證、聲明、檢測的全部信息,從環保、節能、節水、節材等方面,結合大數據分析做出部門政策導向,為財政部綠色金融政策的決策提供支撐。
因為綠色領跑者涉及國家優惠政策和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如何真正反映公眾綠色生活的需求,正確導向綠色產品發展方向是實現生活、生產、生態“三生共贏”目標的起點,需要調動各部門的主動性形成推動綠色領跑者的合力,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綠色數據公開透明,形成共享機制和評價綠色領跑者的共同基礎,對此充滿信心和期待。